公交行业十四五规划研究报告

  • 作者:
  • 管理类:战略规划
  • 行业:公用事业
  • 来源:仁达方略

我国人口众多,人多地少、车多路少,人均资源极为有限,现处于城市化和机动化重叠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基数庞大、特定制度和社会环境下,大城市交通拥堵几乎不可避免。公共交通在节地、降耗、减排、促进全社会公平和谐绿色安全高效出行等方面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我国正在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未来“十四五”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国内城市公交行业市场发展。

目录

目录 2

一、行业概况与趋势 4

(一)产业链分析 4

(二)我国公交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4

1、政策环境 4

2、经济环境 9

3、社会环境 10

4、技术环境 11

(三)我国城市公交行业发展规模与趋势 11

1、我国城市公交行业发展历程 11

2、国内公交行业市场规模 12

3、城市公交行业发展趋势 15

二、 行业特征 16

(一)城市公交行业的特征 16

(二) 国内城市公交行业发展特色 16

(三)公交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18

(四)公交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20

1、资本壁垒 20

2、政策壁垒 20

3、技术壁垒 21

4、人才壁垒 21

5、客户壁垒 21

(五)盈利水平 22

三、我国公交行业供需分析 24

(一)城市公共交通客运车辆 24

(二)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线路 26

(三)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情况 26

四、竞争环境分析 27

(一)购买者分析 27

(二)同行竞争分析 27

(三)潜在进入者分析 28

(四)替代者分析 29

五、 投融资与兼并重组 30

(一)投资领域 30

(二)融资方式 31

(三)兼并重组 32

六、城市公交发展模式 33

(一)芝加哥模式 33

(二)北京模式 34

(三)上海模式 37

七、标杆企业分析 39

八、公交行业并购重组案例 43

案例一:长春轨道交通集团与长春公交集团合并重组 43

案例二:沈阳客运集团100%股权收购沈阳康龙城市巴士 43

案例三:祥龙公交并购到北京公交集团 44

九、附件 44


一、行业概况与趋势

(一)产业链分析

公交服务的实现要依靠公交企业对物资采购后运营生产后能得以实现,从物资采购的角度看公交服务的供应链,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为公交企业提供燃料(包括加油和加气)、零部件(包括轮胎和润滑油)和车辆的企业,他们充当供应商的角色,作为公交服务供应链的上游企业。二是公交企业,公交企业向乘客提供运输服务,充当着零售商和制造商的角色。三是乘客,乘客向公交企业购买运输服务,充当下游消费者的角色,公交服务供应链组成如图所示:

公交服务供应链组成

       

城市公交本质上是为居民提供的是一种位移运输服务,理所应当归属到服务业中,与产品供应链不同,公交企业不能订购公交服务数量,然后转向消费者销售,公交企业需要采购车辆,在运营过程中为居民提供公交服务,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决定了公交企业需要根据每个时间点的需求来进行运力投放,如在一天中不同时段公交乘车需求是存在很强的波动性,经常出现上班高峰期挤不上公交的现象发生,而非高峰期公交场站内又停留过多车辆。因此,公交企业需要对服务能力进行决策,意识投放多少车辆使公交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二)我国公交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1、政策环境

公共交通(public transport)泛指所有向大众开放、并提供运输服务的交通方式。公共交通系统由通路、交通工具、站点设施等物理要素构成。广义而言,公共运输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狭义的公共交通是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渡轮、索道等交通方式。

大陆流行将“公共交通”简称为“公交”,同时也将公共汽车、电车简称为“公交”。本报告中,公共交通特指人员运输方面,且限于都市区范围的人员运输,包括常规公交、快速公交、有轨电车、特色公交(微循环线)、夜间线路)、观光线路、快速直达专线(快速通勤走廊)、商务班车、高铁快巴等。

2016~2020年我国公交行业相关政策

颁布时间

相关政策批准文号

核心要点

国务院(2013年1月)

《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

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地面公共交通系统,有条件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有序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保有水平和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大城市要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左右。

交通运输部(2017年5月)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

本规定所称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是指在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区域内,运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公共汽电车车辆和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设施,按照核准的线路、站点、时间和票价运营,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活动。第六条国家鼓励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运营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第十四条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行特许经营,城市公共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规模经营、适度竞争的原则,综合考虑运力配置、社会公众需求、社会公众安全等因素,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的方式选择运营企业,授予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运营权”

交通运输部(2016年7月)

《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

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根据不同人口规模对城市进行分类,按照“数据可采集、同类可比较、群众可感知”原则,分别提出“十三五”期各类城市的公交发展指标。提出“十三五”期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五大任务,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开展“公交都市”建设专项行动,实现中心城区500米上车,城市交通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

建设部(2017年10月)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 T114-2017)行业标准

城市公共交通的分类,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水上公共交通和城市其他公共交通方式

国家发改委

《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到2022年中国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打造都市圈,交通是基础,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更是重中之重

上海市人大(2012年2月)

《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条例》

本市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在资金投入、规划用地、设施建设、场站维护、道路通行等方面给予扶持。本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线路(以下简称线路)的开辟、调整、终止,应当符合线网规划的要求。

上海市政府(2018年7月)

《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8-2022年)》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标准车)推广数量分别不低于4.3万辆、5万辆、6万辆。新增、更新公务用车中新能源车比例大于80%。2020年底前,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到2022年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市内货运等行业新增车辆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到2020年,PM2.5年均浓度力争达到37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率(AQI)力争达到80%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到2022年,PM2.5年均浓度力争达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AQI进一步提升。

上海市政府(2020年2月)

《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

到2022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头兵,国际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枢纽;引领全国智慧社会、智慧政府发展的先行者,智慧美好生活的创新城市;科学集约的“城市大脑”基本建成

北京市政府(2019年3月)

《2019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京政办发〔2019〕6号)》的通知

优化供给,不断提升城市交通服务能力;统筹做好地面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打造2条“准时、快捷、方便”的公交示范走廊。实现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一码通行、电子一卡通免交押金;研究推出多元化票种,为短期来京旅游、参加商务活动的乘客提供便利

北京市政府(2002年)

《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

公共客运交通在交通建设投资中所占份额提高到50%以上

北京市交通委(2016年7月)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

到2020年北京中心城全日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交通拥堵加剧态势得到控制;形成“一刻钟生活出行圈”“1小时城市交通圈”“1小时京津冀区域交通圈”。2020年初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时,推进京津冀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

北京市政府(2012年3月)

关于印发《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京政发〔2012〕7号)的通知

用数据强化治理“大城市病”成效。如建立新的合作机制,将各类“专车”、“快车”、“网约车”、“拼车”、“代驾平台”以及地图、气象、产业规划等数据纳入交通大数据,搭建实时仿真路网模型,快速找出路网拥堵点以及分析路网的常发性拥堵点,并进行预测,科学引导城市交通

广州市政府(2019年4月)

《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

发挥轨道交通。打造新“千亿级”产业,到2021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200亿元,力争2023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

资料来源:国务院、交通运输部、京沪市政府等官网

2、经济环境

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基本达成预期目标。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接近100万亿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按可比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1%,达成6%-6.5%预期目标。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6%,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足的火车头。

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诸多积极变化:一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消费贡献度大幅提高,对GDP贡献率达到60.5%;二是工业结构优化调整,新动能持续壮大;三是减税降费加速落实,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四是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三稳”调控目标稳步落实。但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运行稳中趋缓、物价水平上涨较快、投资需求不振、消费需求不稳、区域增长不平衡加剧等难题。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和有效化解之后,2020年经济下行压力有望减弱,预计2020年中国GDP增速约在6.0%左右,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快速转入保增长、促发展轨道。

3、社会环境

2019~2020年全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每年持续下降几百万的情况下,就业总量达到新高。

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提高。2018年,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


 

更多内容请点击下载

 

http://www.chn-source.com/product/detail/21451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部分文章推送时未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有来源标注有误侵犯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 分享到:
  • 收藏

欢迎关注公众号获得更多资讯

"扫一扫" 获得更多资讯

推荐

客服电话

15801580457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