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

  • 作者:仁达方略
  • 管理类:行业研究
  • 行业:冶金
  • 来源:

十四五规划期,我国经济增速约将保持5.5~6.5%区间,钢铁行业将进入由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看清新时代形势变化,顺应互联网+、新技术发展要求,瞄准世界一流,推动钢企兼并重组,绿色智能制造,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钢铁企业未来发展重大课题。


  

仁达方略认为,钢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须过“五关”、斩“六降”

所谓“五关”,即产能关、布局关、绿色关、质量关和效率关。

  一是“产能关”。钢企要巩固“去产能”成果,建立严防产能扩张机制。

  二是“布局关”。钢铁企业产业布局服从国家层面钢铁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钢厂搬迁安排。

  三是“绿色关”。钢铁企业应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在工艺阶段实施源头减排,减少污染物生成量。构建“以碳生产效率为核心的数据平台+目标体系+实施路径+评价机制”低碳化发展体系,实现钢铁企业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

  四是“质量关”。向国际领先水平看齐,大幅提升高端产品质量稳定性、产品质量水平。建立质量分级体系,实现与产品标准、计量测试、检测、认证技术衔接。

  五是“效率关”。要抢抓“智能+”机遇,实施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战略,加快新工艺技术、新装备如量子电弧炉技术、ESP无头轧制技术、超薄带技术以及氢冶炼技术等研发应用,完善基础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制造执行、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等信息化系统建设,促进全流程全产业链综合集成应用。

  此外,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还要降预期、降杠杆、降排放、降人员、降风险和降成本。降预期就是摒弃暴利思维、练好内功;降杠杆就是降低负债率;降排放是降低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降人员就是通过智能化、加强培训,减人提效率;降风险包括降低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降成本包括降低生产制造、销售成本,使得成本效益最大化。

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路径选择方面:

(一)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发展,质量效率变革和动能转换

绿色发展是企业生存之本。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钢铁企业必然选择和时代要求。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钢铁企业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提高竞争力,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钢铁企业必须强化绿色、低碳、循环理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增加环保设施和节能减排技改投入;推进钢铁制造信息化、数字化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优化工艺装备、生产流程和能源结构;强化节能管理,降低吨钢综合能耗;强化污染源头治理,实施超低排放标准,推进清洁生产,降低污染排放总量;加大绿色产品制造力度,打造钢铁绿色产业链。

(二)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引导跨区域减量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

大型钢铁企业应选择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拓宽国际钢材市场空间,参与跨区域、跨行业减量重组,支持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

民营钢铁企业应组合成“联合舰队”组织、抱团“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探索股权多元化、多方共赢方式,化解海外人才、资金、政策、民情等因素制约。

(三)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破除无效供给

钢铁企业必须服从地方政府监管,服从大局,坚决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减少“地条钢”无效供给,保障钢材产品质量稳定,维护市场秩序。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

(四)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产品提档升级

针对现阶段我国钢材市场,高端钢材、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高端产品研发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钢铁企业应围绕钢铁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工艺、装备、产品、管理为重点,推进智能制造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产品技术研发、生产和服务智能化水平;加强工艺装备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快“高、精、尖、深、专”钢材产品研发应用,开发高铁、汽车、船舶用钢等高端品种,推动产品提档升级。

(五)区域市场细分、差异化发展

钢铁企业还应结合自身资源、能力优势,针对区域市场细分,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价值链,实现协同共享。加快构建装备制造、金属制品、建筑用钢结构等高端钢材产品研发产业链体系,形成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满足区域市场高端化、差异化特殊需求,由此推动实现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和本企业高质量发展。

 

锦囊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及网址chn-source.com

  • 分享到:
  • 收藏

欢迎关注公众号获得更多资讯

"扫一扫" 获得更多资讯

客服电话

15801580457

微信服务号